罐装青岛啤酒

当我们谈论争执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_____: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相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它们的一致性表现在手段下流者不得人心却能达到目的,矜持优雅者广得人心但该失去的他还是会通通失去。


无论是谁,风骨市侩之间他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否则只会腹背受敌。


每次掐架的流程都差不多:骚扰者来撩——被骚扰者反击——骚扰者摆好姿态,推卸责任——被骚扰者凶狠骂街,粗糙攻击——舆论开始怀疑被骚扰者是否在态度上太过盛气凌人——骚扰者以被迫害者的姿态退出战局。


抛却骚扰者在此采用的战术不讲,该流程有三个特点,一是过程中双方很容易脱离事实而只谈态度,二是部分声音对方式方法的矫枉过正,三是到最后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任何事情。


只有观者中好清静的朋友被无辜解决了,比较尴尬。


首先,脱离事实猛揪态度。上纲上线地说,多数交流所能够达到的效果仅限于此,想想正月里不让你剃头的舅舅,九月刚过就让你穿秋裤的老妈,“科学证明正月剃头跟舅舅没关系”“天气预报说今天27度”都不好使,毕竟舅舅还是你的舅舅,妈还是你的妈。


在我看来“态度重于事实”只在一种情况下是可以容忍的,那就是实施者将“态度”作为一种战略战术(比如上头的你妈你舅舅)。举个例子,收到态度蛮横所求无理的私信怎么办?不能骂回去,一瞧二等,有理有据有礼有节。能和平解决自然最好,解决不了就等他先露怯,保证谈话记录任谁看来责任方都够明晰,是否要将优雅从一而终地保持下去,看你自己愿意。


看出来了吗,基于“在观众眼里态度重于事实”这一假设,我选择并规划了整个行事方向,当中最重要的一项不是别的,就是“坚持讲理”。是不是特可笑?我要用陈述事实的方式佐证事实的无用,我要用可能混淆事实的态度维护我眼中对事实的解读在观者眼中的有效性、可存续性。


这是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悖论,我笨,无解。


其次,舆论是风,不要因此让你的观点成为受它鼓动的洋流,而要做一艘船,朝着你的目的,借风破浪。


每一场正发生在或即将被搬上公共平台上的争论都不再属私人所有,尤其是在争论话题并不私人化的情况下。舆论风向极易被引导改变,用过微博围观过几个公众事件一定都深有体会,这一点在此不再赘述。


我想说说舆论中那些清醒的声音。


一是如何判断清醒是否为“清醒”而非“特别”,二是是否应该警惕此类声音可能包含的“矫枉过正”。


清醒可以是个绝对概念也可以是个相对概念,从动机上看,我认为前者可取,因为其依据是发言者对事实的判断,而后者只是发言者的刻意叛逆,不可取。


作为此种观点的闻道者,它究竟属于哪一类型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个人眼界、思辨水平不尽相同,判断结果必然存在区别,想要提高判断准确率除了自我提升别无他法。


而作为“清醒”的发言人,自我判断则是发言之前必不可少的环节,语义判断以及动机判断,换句话说就是“我要说什么”以及“我为什么说”。语义层面上的正确性至少包含逻辑正确、材料正确两方面,前者考验思辨,后者要求对事实材料以及当前发言环境尽可能多的信息掌握。


举个例子。刚才看到一篇日志,其内容完全针对这两天的圈内撕逼。作者首先为事件中的两方主体进行定性,一者“不惜诋毁正主也要为自己的西皮立场提供佐证”,一者“为吃西皮而吃西皮对正主毫无尊重可言”。这就是典型的“参考材料错误”,对事件相关的背景知识不够了解,材料不够丰富从而造成错判,进而得出错误的分析结果。虽然该作者的逻辑链并无明显错误,但其结论依然不具可参考性。


相较此类存在明显谬误的言论观点,“是否矫枉过正”更难判断。这涉及到对其针对对象的考量、对事件性质的判定、对“正”的具体定义,甚至要求我们拥有相对成熟的历史观。就像有些人满口左右,心里对“中”却从来没有进行过任何思考,无的放矢可不就只能误伤友军,往往扎心徒增笑耳。


没法判断不要紧,至少记得这个词,为自己留一线,考虑考虑有没有“矫枉过正”的可能,这就挺好的了。


最后回到争论本身,吵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最终的理想状态是我们能够解决问题,观点交融,再不济也能和而不同。废话不讲,时刻体察自己当下的行为及其背后的目的,保证目的不混淆不跑偏是最起码的。比如首页那位dadadada以及更早出现的您行行好,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目的了然于胸,因此从不与敌军缠斗,干脆利落,要不是婊气过盛没准真就成了。


言至于此大家应该已经发现了,无论我们站在哪个立场,参与者也好,观者也罢,或听或说,我们所采取的行为是否足够“正确”都与我们的独立思考水平有关。这里的正确不是“政治正确”,也不是群体刻奇,为融入某一集体而将言论作为工具对群体感情加以谄媚。我认为最简单易懂的正确就是看该观点能否禁得起时间的考验,这个世界永远在向前运动,是否真的存在普世恒言,只有时间能够为此作答。


什么是正确?


是什么使得“正确”成为了“正确”,而非“错误”的对立面?


如何使自己更接近理念中的“正确”,同时也能接受包括自己在内所有人的“不正确”?


什么情况下“正确”是雪中送炭,什么情况下又是锦上添花?


我不相信人能够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他只能无限接近于理想答案,而这个过程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灵魂的成长”,是输出观点的意义。


祝大家都能早日成舟:)






*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自我建构理论(theory of self-authorship),会有用。btw这个中文是我瞎翻的,不是通用翻译。


维基:self-authorship








可是我为什么总在写这种奇怪的长文章,明明我他妈只是想来嗑个甜饼ಥ_ಥ


认为不该挂标签请直接告诉我,谢谢。


对了,如果文中提到的那位朋友能看到这里,希望你能了解:


你对这个“圈”的定义我个人在情感上无法接受,请原谅我认为你对这件事的判断上有管中窥豹之嫌。与其他无关,就事论事。

评论
热度(83)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罐装青岛啤酒 | Powered by LOFTER